
由于山洞内都在原始森林中,很少污染,山洞深处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岩壁中的矿物质被燕窝吸收、因此洞燕颜色有点带金红色,特别是其边角、羽毛及杂质很少、口感爽滑、耐炖这样的为上等洞燕,可谓千金难求。
一、什么是洞燕?
洞燕主要产自印尼,马来西亚东部砂劳越和沙巴。砂劳越的燕窝洞遍布境内的国家公园、林木保护区以及沿海的岛屿,尼亚(Niah), 巴南(Baram)等地方。泰国西南的沿海地带及附近的岛屿海边,也是金丝燕聚居的地方,更是洞燕的出产地。
海边的岩洞长期不见阳光,因此,金丝燕跟蝙蝠一样,都会利用回音来侦测环境。它们凭着岩壁内每秒二十次的来回频率,测定洞内的方向而进行活动。在安达曼海的蓬拿群岛及吉普赛海的布吉岛和 PP岛一带的海岛,拥有无数的岩洞,燕子便在这些岩洞中栖身。洞内布满一排一排供攀爬的竹梯、铁架及绳梯,采燕窝的工人,世世代代在这些架上攀高攀低,传承着摘采燕窝的高技术性工作。
洞燕燕窝的特点
1.颜色:因筑巢于山洞的岩壁上,岩壁内部份的矿物质会经“燕窝”与岩壁的接触面或经岩壁的滴水,慢慢的渗透到“燕窝”内,故而野生洞燕颜色大多并不均匀,但色泽光亮。且由于岩壁上的不同矿物质,待“燕窝”形成时间久后,其颜色通常为夹杂的花色,而非单一颜色。形成时间越久颜色也就越深,含矿物质便越高。有些与矿物质结合后,会产生红色条纹就是大家耳闻的血燕。但不会整盏红!
2.口感:有弹性有嚼头,细腻爽滑,且有特有的燕窝香味。
3.形态:由于野生燕窝都会有少量燕毛,需经手工挑除,因此燕盏不会很紧致,粗条纹,有一定厚度、疏松。可若是在“燕窝”筑成的头期就将起采摘,则燕盏会较薄,条纹也相对较细,且透光性很好。
4.发头:“发头”按重量计算,燕窝在浸透后,在重量上与干身时的差异,倍数越大,即“发头”越好,一般优质洞燕有8至10倍的“发头”。且若对优质洞燕喷水,燕盏或燕饼会相当柔软,有弹性和韧性,将其放置于干燥处一天,水分便可自然挥发,即可重成干燕窝。
5.营养:一年仅能采摘三至四次,因此其形成的矿物质更多,更充足。洞燕的营养价值高于屋燕20%。洞燕产量稀少,无法人为生产,营养品质比屋燕高,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洞燕的燕窝平常炖三到五个小时都没问题,但屋燕炖两个小时就软烂。而且洞燕味道更加甜美。
由于野生金丝褐雨燕所捕吃的都是来自山林不受污染的昆虫鱼虾,筑窝在原始洞穴里,因此会吸收很多丰富的矿物质与大自然日月精华,所以洞燕所含的蛋白质与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洞燕燕窝的功效与作用远远超过屋燕。
二、什么是屋燕?
屋燕的特点
屋燕是东南亚一带的特产,早从荷属殖民时期已有人经营屋燕,屋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屋里养殖的燕窝,由此类推,燕子筑巢的屋子也称为燕屋。这种燕屋分布在印尼沿海地区,特别是巴当、巴莱、爪哇一带是燕屋的集中地,马来西亚半岛霹雳州及丁加奴州也是殖养屋燕的重要据点,如果没有细心观察,燕屋跟一般房屋并没有两样,相较平常房子,燕屋较密闭,四周多开了几个小洞,燕子便从这些洞口进出燕屋。
很多一知半解的人会觉得采摘燕窝等于拆金丝燕的家,破坏金丝燕的繁衍,其实恰恰相反的是,燕屋是对金丝燕最好的保护,一间燕屋的建立需要不少的投入,前期的建筑,到后期维护花费不少,并且燕屋并不是在某个荒山野岭起了一间屋子就能保证金丝燕会在屋里筑巢,因为金丝燕是不能养殖的,所谓的燕屋也只是模拟了金丝燕生活环境,以及用一些小技巧吸引金丝燕入住,引来这只“生鸡蛋的鸟”并不容易,屋燕的主人怎么会破坏燕子的繁衍呢?
其实金丝燕筑巢主要是孵化小燕,成年金丝燕是不会住在巢里的,小燕子12天的时候还需要人工喂哺,24天后已经可以自行进食,到36天时它们则已能自由飞行了,一般45天小燕子就会出巢自己觅食了,并且不会再住鸟巢了,这时候的鸟巢对于金丝燕就是废弃掉的一次性用品,而对于燕农就是宝贵的燕窝,燕农提供一个安全的保护场所,作为回报金丝燕留下废弃的燕窝,这是双赢的策略。